弹簧加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
1、不带支承圈的弹簧和钢丝直径过细的弹簧不应焊接簧头,但端头钢索不应有明显的松散,应去毛刺。凡需焊接头部的多股簧,其焊接部位长度应小于3 倍索径(长不大于10毫米)。加热长度应小于一圈,焊后应打磨平滑,气焊时焊接部位应进行局部低温退火。
2、支承圈根据产品要求可选用冷并和热并两种方法。采用热并方式不允许将簧加热至打火花或发白,硅锰钢温度不得高于850℃。支承圈与有效圈应有效接触,间隙不得超过圈间公称间隙的10%。
3、多股簧特性可由调整导程决定,绕制时索距可进行必要调整。拧距可取3~14倍钢丝直径,但一般取8~13倍为佳。其簧力还与自由高度、并端圈、外径及钢丝性能等有密切关系,可通过调整其中某项或几项予以改变。
拉簧的制作材料选择要根据哪些因素?
1.弹性限度
弹性限度是对材料旋加某力而变形后,消除该力时,弹簧生产厂家,不残留变形的较大力所相对的应力,很难测定,但相对抗拉强度高的材料,其弹性限度高,异形弹簧厂,同时可通过热处理或冷间加工来改变弹性限度。
2.弹性系数
对弹性材料施力,弹簧厂家,产生单位应变时的应力称为弹性系数,此值为弹簧设计的基体。弹簧材料的弹性系数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,因热处理、冷间加工而稍有变化,使用温度高时会减少。
3.疲劳强度
疲劳强度与材料的抗拉强度有关系,但因表面状态、脱碳、冷间加工、热处理而变化,这些条件因材料的制造方法、弹簧的制造方法而变化。
4.形状尺寸
在确定弹簧材料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时,应优先选国家标准或部办标准所规定的尺寸规格,尽量避免选用非标准规格的材料。
5.耐热性
有的弹簧在某种程度的高温中使用,通常弹簧材料的各种机械性性质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,在某种温度以上时,滁州弹簧,弹簧特性减少,耐热性因材料的化学成分、制造方法而异。
金属弹簧表面镀层和有机涂层都应满足涂(镀)层致密、均匀一致、与基体结合牢固的要求。磨削中影响弹簧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:
(1)砂轮应选择合理
(2)对端圈斜角的控制
(3)为保证磨削质量,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用量具
(4)对砂轮应及时修整
(5)正确选择磨削套筒的尺寸,要求弹簧与套筒间隙在0.05mm~0.10mm之间
防止弹簧磨削时缝隙的产生。磨削工序应在消除应力回火定型后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