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簧缠制后的其它工序。
1.切头
目的:去掉毛刺,控制弹簧总圈数,使圈头与相邻圈间留有一定的间隙(有利于防腐处理)。
2.修整
目的:调整弹簧的自由高度和中径等参数(因为钢丝质量和缠簧机精度的影响,缠制出的弹簧不一定符合图纸要求)。
3.磨端面
目的:控制弹簧的不垂直度,改善弹簧的受力情况。
端头厚度:Δ≥ 0.25d
当d ≥0.5mm时,需磨端面。
当d ≤0.5mm时,弹簧制作,不需磨端面。
4.回火处理
目的:消除弹簧缠制后钢丝中存在的内应力,增加材料的韧性,稳定弹簧的尺寸和抗力。
回火温度:180°~240°C
保温时间:5~ 15分
5.防腐处理
目的:防腐蚀,延长寿命,稳定弹簧抗力,常用度锡或发蓝。
弹簧缠制后的其它工序。
强压处理
目的:稳定弹簧的尺寸,弹簧,同时也为了暴露弹簧的隐患。
方法:1)静压法:
将弹簧压到圈与圈碰上(压死),并持续一定的时间。(几分钟~几小时)
2)多次压缩:
将弹簧多次压缩(3~10次),生产弹簧,每次压到圈与圈碰上。
初压缩量—弹簧“立定”以前自由高度的缩短量。
用可靠性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检验1弹簧,质量更容易保证。
卷制方式有单个卷制和多个连续卷制。单个卷制一般用于条料制造的弹簧以及油封弹簧等;多个连续卷制是一次卷成一串螺旋弹簧,异形弹簧,然后按尺寸分别切断成单个弹簧。
为了在冷成形后得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,在弹簧设计、弹簧工艺装置设计和编制工艺规程时,必须准确地掌握不同材料的各类弹簧在成形时的回弹量。
弹簧的固有の振动数。
将砝码悬挂在天花板上,将砝码向下拉,释放力。 然后重量以恒定频率上下振荡。这个恒定频率称为“固有频率”。在由线性特征的弹簧,质点(重量)和基础(天花板)组成的一个自由度系统中。
m 重量是质量、k 弹簧常数、π 是圆周率、fn 是固有频率。具有这样的固有频率是弹簧的大特征中的第三个。上在等式中、k 越大 fn 变得更大、k 越小 fn变得更小。一般来说,弹簧越硬,固有频率越高,弹簧越软,固有频率越小。